近年来,上海市针对纠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项目导向”,运用“制度加科技”的方法,建立和完善纠风工作“发现机制”、“处理机制”和“考评机制”,取得初步成效。健全纠风工作发现机制
将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作为各部门、区县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重要平台,采取新增“上线”频次,加大领导干部“上线”力度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政民互动的渠道。2011年,“上线”频次由原来每周1次增加到每周2次,全市各部门、区县领导干部参与广播电台热线的比率已达到100%,其中主要领导“上线率”已达到30%。2011年1至11月底,全市共组织各部门上线79次,受理咨询544件、投诉471件。
此外,市纠风办开通了全市统一的“962114”政风行风监督热线电话。目前已实现与公安等18个部门、行业的“热线”电话实现对接。群众如要反映政风行风问题,只需拨打该热线电话,就会直接转到有关部门和行业的纠风(监察)机构,由其及时处理,市纠风办能同时掌握相关情况。
群众只要登陆上海市“纠风在线”网站进行投诉,就会即刻收到系统随机分配的密码,凭此密码诉求人可以查询其诉求处理进度及结果,并对处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网站将不涉及个人隐私的诉求和处理结果在网上公开,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市纠风办明确规定有关责任部门对群众的一般诉求须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开发了红、黄、绿三种色灯标识的办理进度预警系统,实现对各部门办理情况的动态监管。
上海市加强对纠风舆情的研判,依托有关科研机构开发专用系统,对境内49种知名媒体涉及上海市各部门和行业政风行风的各类问题进行收集、分析,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监督和处理。
完善纠风工作处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转办、直办、督办等工作制度,努力做到凡是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一件处理一件,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2011年1-11月,全市共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达4600多件,处理率在95%以上。在扎实开展专项治理的同时,对问题涉及到的主管部门开展民主评议和实例调查,推进部门和行业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同时,通过查办典型案件,助推专项治理、政风行风建设,实现各项工作的融会贯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2011年,上海发生“问题馒头”事件后,市纠风办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对质量技监、工商等部门和企业进行调查,并追究了有关部门的行政责任。同时,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为全市民主评议的6个重点部门之一,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专项治理列为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了治理力度。
市纠风办积极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如推动工商部门按照“人员分开、机构分开、财务分开、资产分开”的“四分开”工作目标,制定相关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完成了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政社分开工作,减少了政府对协会的行政干预,增强了协会的社会公信力。在市纠风办的协调下,市、区两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财力投入,并采取了校长收入与学校收费“脱钩”、教师与公务员收入基本持平以及“拨改奖”等措施,有效遏制了教育乱收费行为,使群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建立纠风工作考评机制
依托“纠风在线”网站推动面向全社会、全天候实施的“网上测评”,并采取“问题测评”与“满意度测评”相结合、“市民测评”与“监督员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对传统的测评方法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
制定《关于纠风工作考核的若干规定(试行)》,建立了“4加1”的纠风工作考核模式。“4”即以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率、群众满意率为核心指标,对部门处理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纠风在线”网站、“962114”政风行风监督热线电话、日常信访等四项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1”即通过政风行风测评,将结果纳入考核。
来源:《中国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