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社区(街道)的主要职能已逐渐变为综合管理和协调服务。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社区职能转变这一趋势、积极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已成为上海市纪委监察局关注的一个焦点。
廉政文化全方位覆盖
杨浦区平凉西块,是上海市“十一五”期间最大的一块旧区改造基地。杨浦区纪委在拆迁基地建立了廉政文化墙和廉政宣传栏,在每个办公室都张贴了廉政书画,摆放“我的勤政廉政格言”岗位牌,定期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政提示短信,并通过举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会、观看廉政教育片等方式,有力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保障动迁工程顺利进行。
围绕社区经济发展、旧区改造等中心工作,上海市各区纪委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楼宇、进居民区、进商圈、进动迁基地等,营造了良好的廉洁氛围——
卢湾区依托在每一栋商务楼宇中设立的党员服务站平台,大力开展守法诚信教育和廉政文娱活动。闸北区大宁社区(街道)通过文艺颂廉、娱乐唱廉、作品展廉、影视扬廉、美食载廉、节日兴廉等形式,在880个楼组中开展“清风楼组”创建活动;黄浦区纪委和徐汇区纪委将上海商业诚信文化与企业廉洁文化紧密结合,分别在南京路商圈和徐家汇商圈试点“诚信文化在企业”创建活动,积极打造“清风涌动一条街”。
社区事务“阳光透明”
走进闸北区下属的各社区(街道),除了看到一个政务公开栏、一个政务触摸屏、一个政务公开告示单、一个机关工作人员上岗证外,你还能感受到由一个服务局域网支撑起的一门式政务服务,这就是闸北区纪委为加强社区政务公开,在社区(街道)普遍开展的“六个一”活动。
上海市积极探索推进党务、居务、事务公开的工作载体,努力推动社区各项事务“阳光透明”。
黄浦区南京东路社区(街道)实行了党内重要情况通报会、党员民主议事会、党建工作民主评议会等党务公开“新三会”制度,实现了从侧重结果公开向注重过程公开、从侧重党内公开向社会和党内公开并重、从面向党员群众单向公开向注重与党员群众双向互动的转变。宝山区友谊社区(街道)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建立了居委会电子台帐系统,将涉及群众利益的基础资料、党群类、行政类、会议记录类等四大类信息,统一输入电子台帐系统,实现居务公开由单一向多元、由零散向统一、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的转变;成立社区财务结算中心,专门负责审核居委会资金使用情况;并将社区各居委会账目上网公示,定期在居民区“上墙”公开,主动接受居民群众监督。
科技助推制度执行
长宁区纪委将“制度加科技”理念贯穿于“三重一大”制度落实之中,在全区所有的社区(街道)推行“三重一大”备案制度,并专门研发了一套电子监管系统,有效避免了执行不到位、监督滞后等现象。
执行是制度的生命力。上海市运用“制度加科技”的手段,结合社区(街道)实际情况,不断加大对资金、资产、民生实事项目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浦东新区洋泾社区(街道)积极探索建立集预算编制、财务会计核算、查询统计、辅助分析决策于一体的综合电子监管平台,以资金流向为中心,加强对街道财政资金、固定资产和工程项目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长宁区新华社区(街道)以社区民生实事项目为监管重点,专门研发信息系统,对工程立项、管理机构、合同签订、施工管理、工程验收、项目审计、款项支付等方面进行实时监管,确保社区民生实事项目严格按照制度规范运作,实现项目优质、干部优秀。
好作风打造和谐社区
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也能和人大代表书面意见一样受到重视?没错,这就是虹口区凉城社区(街道)“千人访万家”工作内容之一。该社区(街道)的党员干部深入走访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共走访2.5万多户居民,征集各类意见、建议300余条,全部按照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的程序来办理。
徐汇区康健社区(街道)以转变党员干部作风为抓手,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以“乐思民本、乐聚民心、乐为民富、乐推民主、乐让民安”为主题的“康乐工程”,党群干群关系更佳融洽;闵行区古美社区(街道)通过队伍整合、职能融合、管理联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等措施,探索以“广覆盖的发现机制、跨行业的联合处置机制、人性化的市场服务机制、信息化的快速指挥机制”为支撑的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大联动工作机制,快速获取、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呼声,有力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来源:上海市纪委、市监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