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洁 为政之本

发布日期: 2009-06-29  作者: 网站 管理员   浏览次数: 4052   返回


 

 

廉者,政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译文]廉洁,是为政的根本。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李邦献《省心杂言》)
[译文]公正和清廉是从政的要求;俭朴和勤劳是持家的道理。
 
公廉约己,明达政事。(《后汉书·应奉传》)
[译文]公正廉洁地约束自己,才能通达整理地处理公务。
 
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汉·贾谊《新书·大政下》)
[译文]黎民百姓的治与乱,在于官吏的治理;国家的安危在于政府是否清明。
 
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译文]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把端正身作为根本。如果自身不端正,而要想把国家治理好,这样的事是不会有的。
 
政者莫大于官贤。(《大戴礼记·王言》)
[译文]治理政务没有比选用贤能的官员更为重要的了。
 
心正则不私,心气平则不暴。为政之本,尽于此矣。(《金史·宗端修传》)
[译文]内心端正自然就不自私,心气平静自然就不暴躁。从事政务的根本,就是这样。
 
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唐·武后《臣轨·廉洁章》)
[译文]做官理事最好是公平公正;面对钱财最好是廉洁不贪。
 
贿赂之败国家,如鸩之必死,未有能生之者也。(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武宗》)
[译文]贿赂能够使国家败亡,就好像喝了毒酒必定死亡一样,没有生还者。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清·金兰生《格言联璧·从政》)
[译文]执法象山似的庄重,保持节操如白玉般无瑕,爱护百姓如同爱护子女,惩除败类像仇人一般。
 
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秦简·为吏之道》)
[译文]官员应有五项行为准则:一是忠诚有信义尊重上级;二是清正廉洁不诽谤别人;三是言行举止适当;四是与人为善,爱助人为乐;五是谦逊有礼愿意让人。
 
一曰清心。谓平心待物,不为喜怒爱憎之所迁,则廉事自正。二曰奉公。谓公直洁己,则民自畏服。三曰修德。谓以德化人,不必专尚威猛。四曰贵实。谓专求实效,勿竞虚誉。五曰明察。谓勤察民情,勿使赋役不均,刑罚不中。六曰劝课。谓劝谕下民勤于孝悌之行,农桑之务。七曰革弊。谓求民疾苦,而厘革之。(宋·山西省新绛县古州大堂壁嵌石碑《文臣七条》)
[译文]一说清心,即平心静气待人处事,不为喜、怒、爱、憎所牵扯,廉洁而身正。二说奉公,即公平正直洁身自好,百姓心悦诚服。三说修德,即以德感化人,不能靠权力压服人。四说贵实,即要讲求实效,不图虚名。五说明罕,即经常体察百姓情况,不要赋税过重,执法不平。六说劝课,即引导百姓尊老爱幼,勤于农事。七说革弊,即对引发百姓疾苦的弊端,坚决改革。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欺,公则民不敢慢。公生明,廉生威。(清·道光年间甘肃张聪贤《官箴》)
[译文]下属敬畏我,不在于我是否严厉而在于我是否廉洁;百姓信服我,不在于我是否有管理才能而在于我办事是否公正。廉洁则下属不敢欺蒙;公正则百姓不敢轻漫。办事公正才能使自己的形象变得鲜明,廉洁才能树立自己的权威。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上海师范大学纪委监察处 CopyRight 2009